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顺利召开

admin发布

2022年3月16日,依托科大讯飞建设的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称“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就目前认知智能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展开学术研讨,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布局做出评价和改进意见。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毅院士主持,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黄河燕、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李爱军、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萱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吴及、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靖波等学术委员会委员通过在线的方式参与研讨。

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胡国平,实验室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主任兼计算机学院院长刘挺,实验室副主任、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陈志刚以及实验室各研究方向负责人出席会议。

胡国平代表实验室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表示当下实验室面临重组的重要时机,希望专家委员能够“把脉”,帮助实验室谋求更好的发展。

会议现场,陈志刚就实验室2021年度工作进展,从科研成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开放课题、合作交流、运行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汇报,并介绍实验室在配合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要求中的思路和工作。

在汇报中,陈志刚强调了实验室坚持“顶天立地”的建设初心。实验室自成立以来持续在认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方面进行探索,2021年度获得多语言理解评测、多模态阅读理解评测等多项国家权威评测冠军,并在交互、教育、医疗等领域构建认知智能系统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印证了实验室的技术攻关实力和应用落地能力。在技术开源方面,实验室在业界首次推出面向少数民族语言的预训练模型CINO,弥补相关资源空白,并向业界开放共享,助力少数民族语言技术研究。

汇报结束后,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在2021年度建设期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同时对实验室未来重组建设给出意见与建议。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顶层规划方面,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发展机遇,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为解决国家重大难题做出实质性贡献,关注教育医疗等社会民生需求,创新积极的社会价值;在科学研究方面,要下大力气培育标志性成果,关注、挖掘认知智能前沿与增长点,思考产业热点与科学前沿的有机结合。

会议最后,胡国平总结发言,并表示将综合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做好实验室下一步工作规划与部署。未来,实验室将以重组为契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找准定位,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主动推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工作,实现实验室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