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庆峰作人工智能科普报告
5月21日,2022年科技活动周暨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拉开帷幕,科大讯飞董事长、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庆峰受邀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周活动,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人工智能科普报告。

此次科普报告以《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和典型应用》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技术进展、典型应用三大主线,刘庆峰主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核心技术发展情况以及技术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并展示了实验室在教育、医疗等行业认知创新应用的赋能案例。
在教育领域,实验室推出了包含精准教学系统、智能辅助阅卷系统等在内的全场景教育因材施教解决方案,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单位5万多所学校中应用,服务超1亿师生,产生积极应用成效。其中中英文作文自动评分技术在中高考等高利害考试中规模化应用,评分一致率达到人类专家水平。基于知识图谱和学生行为认知诊断,推出面向自主学习场景的AI学习机,实现个性化分层作业,助力学生减负增效。

在医疗领域,实验室推出了“智医助理”辅助诊疗系统和外呼机器人两款示范应用,规范了基层医生诊疗行为,有效降低了漏诊、误诊、用药失误风险,使基层医生的诊断合理率从70%提升至90%以上,提升了基层医生诊疗能力,构建了人机协同的基层医疗服务创新模式。在疫情期间,外呼机器人辅助各级卫健委、基层医生构建疫情防线,通过快速筛查助力常态化、极端情况下疫情精准防控。

一直以来,实验室致力于认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以及用认知智能解决社会刚需。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现产学研贯穿的科研攻关,实验室将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重新组建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巩固和保持我国在认知智能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优势地位提供科技支撑。

作为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认知智能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是人工智能取得进一步突破的关键瓶颈,也是形成更大产业规模的关键技术。未来十年是认知智能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十年,对此,实验室前瞻性地提出向认知智能2.0阶段迈进,明确“知识学习及推理”、“语言深度理解及运用”、“跨模态融合理解”、“自主学习及进化”四大任务,致力于夯实认知智能共性技术基底,推进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面向民生资源普惠供给、中国智造升级、“一带一路”语言互通等国家战略需求,实验室未来将继续在教育、医疗、交互、翻译等领域深入布局,重点攻关认知智能应用关键技术和复杂系统,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构筑核心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