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来访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并作学术报告
2024年5月7日上午,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CCF合肥邀请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作“学件初步探索”学术报告,来自实验室以及CCF合肥的200余位师生、专家学者在中国科大高新校区图书馆GT-C102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在报告中,周志华教授提出了“学件”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模型+规约”。他强调,这一理念背离了传统的依赖单一或少数几个“英雄模型”的做法,转而借助“人民大众”的力量,即广泛利用众多模型的潜力。周志华教授指出,这些模型有可能在开发者未曾预见的新任务中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效用,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者与用户均无需公开自己的数据。
此外,周志华教授还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北冥坞系统,这是“学件”概念的首个系统性开源实现。北冥坞系统不仅为学件相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初步的科研平台,也预示着未来用户将能通过向学件坞提交需求,利用平台的支持来搜索和复用学件,从而完成各自的机器学习任务,同时保持数据的私密性。

周志华教授预测,随着学件坞积累的学件数量达到百万级别,可能会出现类似大语言模型的“涌现”现象:即那些以往未曾为之专门开发模型的机器学习任务,将有可能通过组合和复用现有的多个学件得到有效解决,这标志着一个全新的、以协作和共享为核心的机器学习研究和应用新时代的到来。
会议中师生们积极提问,与周志华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报告会主持人刘淇教授勉励同学们要向周教授学习扎实严谨和敢为人先的治学精神,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和科研思路,在未来的研究中追求更高的学术成绩。